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学生资助
 
精准施策 聚焦根本 做好资助育人“民生”答卷
文章作者或来源: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: 2025/1/25

        2024年,安徽科技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将育人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聚焦“助”困与“奖”优,不断健全体制机制、创新方法举措,努力做好学生资助工作,切实提升资助育人成效,助力学生顺利求学、全面发展,做好学生资助“民生”答卷。

        优化工作机制,托举资助工作提质增效。坚持资助工作“向前一步”,开通“资助热线”及时为学生和家长答疑解惑、解决问题;随通知书为全体新生寄送《安徽科技学院资助政策》、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指南及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》等相关介绍资料,通过安科学工定期发布资助政策,让有需求的学生第一时间知晓资助政策。畅通“绿色通道”,确保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、安心就学。建立智慧资助信息管理系统,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管理工作和服务保障机制,健全精准资助体系。针对自然灾害、突发重大困难等各类特殊情况,及时了解学生受影响情况和实际困难,认定一批发放一批,实现“应助尽助”,帮助学生解决临时困难,为学生提供更加温暖贴心的服务。

        完善资助体系,实现应助尽助全覆盖。持续完善“奖、助、贷、免、勤、补、减”多元政策体系,不断增加投入力度,切实做好学生资助工作。严格按照国家、省、校各项目评审文件要求开展奖助项目各类评审工作,确保资助工作过程公开透明、结果公平公正。共评选出国家奖学金获得者60人;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685人;国家助学金受助9635人次;校“三好学生”荣誉称号表彰1493人;校优秀学生奖学金获得者3060人。优化资助流程,做好4835名学生的助学贷款审核及发放工作,常态化做好突发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和各类重点人群主动资助工作,2024年我校共认定在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,实现应助尽助全覆盖。


        深化业务培训,提升资助管理服务水平。编印《资助工作手册》,持续开展全体专兼职辅导员资助业务专题培训,开展学院资助委员培训、“暖心小助”社团成员学生资助骨干培训,有重点、分层次、多形式开展资助业务培训和政策宣讲,提升学生资助队伍素质与能力。优化资助流程,完善“智慧资助”系统,不断整合学生基本信息、校园一卡通消费统计、学生在校表现、学生受助信息等大数据,主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“助”困解忧。将困难生认定、绿色通道、助学金、临时困难补助、助学贷款回执审核、补偿代偿、综合测评、学生奖学金等8类资助项目集成,实现资助全程“无纸化”,保护经济困难学生隐私,提高资助数据质量和应用水平。组织开展全校本科生资助项目实施情况自查自纠和走访调研,进一步规范并加强学生资助工作管理,提高资助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。

        平台支撑数据推动,托举资助工作提质增效。优化资助流程,完善“智慧资助”系统,不断整合学生基本信息、校园一卡通消费统计、学生成长数据、学生受助信息等大数据,主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“助”困解忧。将困难生认定、绿色通道、助学金、临时困难补助、助学贷款回执审核、补偿代偿、综合测评、学生奖学金等8类资助项目集成,实现本科生学生资助全程“无纸化”,提高资助数据质量和应用水平,有效减轻学生负担,保护受助学生隐私。


        优化形式创新载体,实现资助和育人双提升。增强学生资助宣传影响力,持续开展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月、“资助两节课”政策宣讲、“资助圆梦,皖美未来”资助育人主题活动,引导学生培养自强不息、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。有效统筹经济资助、发展机会、成长资源等多方面内容,积极运用安科易班、“安科学工”微信公众号、抖音直播等新媒体平台开展资助宣传,回应学生关切问题。开展“成长事迹报告团”优秀大学生事迹宣讲,为国家奖学金、国家励志奖学金、“三好学生”荣誉称号获奖同学寄送喜报,挖掘一批自立自强、回馈社会的先进典型,切实发挥引领示范效应。开展“百千万”资助走访慰问,常态开展日常及假期走访慰问、云家访等工作,深入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具体情况,精准施策、有效帮扶,增强家校协同育人合力。





加入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
 
 
     
 
  系统菜单
 
部处简介 
思政教育 
学生资助 
队伍建设 
学风建设 
心理健康 
征兵入伍 
规章制度 
下载中心 
 
  最新文章
 
【社区有约】龙湖校区学生社区党支
【社区有约】党建引领聚合力 社区
“国旗下的红色经典诵”系列报道四
【社区有约】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举
【社区有约】智能制造学院举办20
【社区有约】才菁”笃行会:青春暖
动物科学学院召开2025年学生干
【社区有约】财经学院举办复试经验
“国旗下的红色经典诵”系列报道四
【社区有约】全力以“复” 逐梦研